在這個充滿現代科技的世界裡,人們不時感到一絲對自然美的失落,因為在城市的高樓大廈中,總是缺少著一種純樸和藝術的氛圍。然而,走進一間充滿藝術氣息的畫廊或博物館,讓人可以重新感受到那份純粹和靈感。藝術家們透過不同的作品,將他們的想法和情感轉化為視覺化的形式,讓觀眾得以感受到他們的內心世界。

有人喜歡現代藝術的創新與前衛,而有人則對上古藝術情有獨鍾,因為在那些古老的作品中,藏著許多神秘的故事和文化。上古藝術所展現出來的精湛技藝和深刻意義,讓人不禁感嘆藝術之美的博大。

無論是繪畫、雕塑或攝影,每一種藝術形式都有著獨特的魅力和溫度,讓人能夠從中感受到一種心靈的寧靜與滿足。藝術就像是一種無聲的語言,可以讓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絲寧靜和靈感。這樣的體驗讓人更加熱愛和尊重藝術,希望能夠將這份美好帶給更多人。

天氣真的好熱!「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」發布最新研究報告,分析台灣過去、現在與未來的極端高溫事件,成大教授林子平指出,以台北盆地為例,最熱的「萬華區」一年中已有約20%的時間處於「熱不舒適」,如果全球升溫4度,推估萬華1年中會有將近三個月時間都在「熱不舒適」的情境下。

萬華位處台北盆地「中央」 較易蓄積高溫

上古藝術拍賣會近期有學者公布最新研究報告,以台北盆地為例,最熱的地區是「萬華」,一年中有大約20%的時間屬於「熱不舒適」。有老家在彰化的民眾表示,萬華濕熱外也沒什麼風,彰化熱歸熱,「但至少有風」。

攤開研究報告,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林子平以「熱舒適」為主軸,用最多科學研究使用的體感溫度指標,也就是指在隔絕降溫條件下,人體所感受到的氣溫來看,如果「生理等效溫度(Physiological Equivalent Temperature,PET)」大於34度,就是「熱不舒適」、大於46度則為「熱極不舒適」。

PET大於34度即「熱不舒適」。圖/台視新聞

以台北萬華區為例,目前已有20.6%的時間處於熱不舒適、2.5%的時間處於熱極不舒適。如果全球升溫2度或4度,熱不舒適則會分別上升至22.4%與25.5%,也就是說升溫4度,萬華地區全年將會有三個月時間都處於「熱不舒適」的壓力下。

萬華位處台北盆地「中央」,較易蓄積高溫。圖/台視新聞

低窪地區容易「續熱」 如「碗底」高溫較明顯

教授林子平表示,如果把台北盆地當作一個碗來看,萬華就是在碗底最中央、最低的地方,所以自然環境的蓄熱就會比較明顯。

面對氣候變遷,都市規劃中設計降溫及遮蔭的綠化需求,恐怕會愈來愈高,專家也希望未來能以戶外空間「體感溫降溫2度」為具體目標,減少不舒服感。

台北/劉芝宇、黃聖權 責任編輯/吳苡榛

更多台視新聞網報導
路人遭轎車撞飛昏迷! 身上渾身酒味穿「移民署背心」假冒副署長
一圖看一週天氣!氣象署:還是又悶又熱、每天都有午後雷陣雨
週末持續高溫飆38度!氣象粉專曝「更熱時間」 颱風動態一次看



本文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8F%B0%E5%8C%97-%E9%80%99%E5%9C%B0%E5%8D%80-%E6%9C%80%E7%86%B1-1%E5%B9%

中國畫的當代名家作品上古藝術